德國之聲

13 min read
『你和教授們打過交道 / 他們都喜歡你的外表 / 你和優秀的律師們 / 討論過痲瘋病人和詐騙家 / 你讀過費茲傑羅所有的作品 / 你博覽群書 / 這人盡皆知』

在討論現任《德國之聲》中文網、前任《民視》記者鄒宗翰上個月所作的新任國民黨主席鄭麗文「專訪」之前,讓我們先釐清以下幾點背景資訊。

冷戰時期為了制衡蘇聯的勢力,《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簡稱《北約NATO》)於1949年成立。目前的成員國有美國、加拿大以及30個歐洲國家(包括土耳其),可說是當今最具影響力的軍事同盟之一。

根據《北大西洋公約》的第五條協定,任何一個成員國遭受外來武裝攻擊將被視為對全體盟國的攻擊。此時,各成員國必須立即採取行動 —— 包括武力動用 —— 來協助受到攻擊的友邦,以恢復北大西洋地區的安全。

為了確保《北約》盟國的整體防衛能力,《北約》於2006年的高峰會上達成共識,成員國應將「年度國防支出占國內生產毛額(GDP)的2%」作為整體的方向,但幾乎沒有成員國具體實現。2014年的高峰會上,也是俄國併吞克里米亞的同年,《北約》重申了共同防衛重要,並正式要求各成員國承諾,以2024年為目標,將年度國防支出提高到GDP的2%。

在面對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威脅以及美國川普政府的壓力下,《北約》今年6月所舉行高峰會上提出新的準則,建議各成員國以2035年為目標,將年度國防支出提升至GDP的5%,其中3.5%用於「基礎防衛」,像是軍隊、武器以及戰備訓練;另外的1.5%則用於「擴大防衛及安全支出」,例如基礎建設、網路防禦與能源安全。

西班牙一開始就開門見山表明無法實踐5%的目標,而大部分成員國也都長期低於2%的理想。以德國為例,一直到了2024年,德國的國防支出才提升到GDP的2.1%。當川普去年提出5%的要求時,德國時任總理蕭茲Scholz以及副總理哈貝克Habeck就已經指出了這個要求的不切實際:5%的GDP相等於德國必須付出超過2000億歐元的國防開支,而德國的聯邦總預算還不到5000億歐元。

今年德國國防預算約為GDP的2.4%,而德國對《北約》的承諾是以2029年為目標,把國防支出逐漸提高至3.5%。為了能夠實現承諾,德國國會在今年還特別修改了憲法(基本法)中的「債務煞車Schuldenbreme」條款,允許政府為國防支出額外舉債。

相對比較下,台灣今年的國防預算占了GDP的2.45%,明年預計將攀升到3.32%,也就是我們國家總預算中,每100塊就有31.3塊花在國防上。

有了以上資訊後,讓我們再回到鄒宗翰與鄭麗文的「辯論」。

鄒宗翰質疑鄭麗文「不贊成國防預算增加到5%」和她「不放棄武力保台的決心」有矛盾,那麼當德國正副總理都接連反對德國國防預算增加到5%時,鄒宗翰是否也質疑他們保護德國不受俄國侵略的決心?鄒宗翰是否會質問蕭茲Scholz,國防預算應占GDP多少?鄒宗翰是否會質問哈貝克Habeck,國防預算上限應該是幾趴?曾宣稱台灣應向美國繳交保護費的川普認為台灣國防預算應提高到10%,而共和黨議員Elbridge Colby以及國防部印太安全助理部長John Noh也都隨聲附和。那麼當行政院長卓榮泰表示中華民國在這階段沒有能力把預算提高到10%時,鄒宗翰是否也會質疑卓榮泰抗中保台的決心?鄒宗翰是否會質問卓榮泰,國防預算應占GDP多少才能打得贏中國?鄒宗翰是否會追問卓榮泰,抗中保台的國防預算上限應該要幾趴?

鄒宗翰表示,現在的國際現實是川普說什麼就是什麼,他是否把蔡英文、賴清德對川普的卑躬屈膝錯認為國際現實?當鄭麗文表示,今天台灣國防預算是馬英九時代的8倍,但全世界公認現在台灣並沒有比馬英九時代更安全,鄒宗翰除了忙著打斷、反嗆鄭麗文「全世界是誰啦」、「你這個全世界也太誇張了啦」,「你一直簡化全世界這個說法」,卻又大言不慚地宣稱「全世界的人都在看說台灣如何提高預算來增加自己的國防實力能力」。川普政府是否就是鄒宗翰的「全世界」?

而鄒宗翰以「身為歐洲的媒體」來攻擊鄭麗文的「個人的認為」,甚至用「這不是政論節目」來嘲諷鄭麗文,企圖阻止她的回答,讓鄭麗文直接反擊:「你今天不是訪問我嗎?如果你不想聽我的話,你今天何必訪問我?」鄒宗翰特別自任為歐洲的媒體,應該是想提高自己的權威性,但這樣的語言只是為自己的立場找後台,還是也暗示了某種黃人對洋人的自卑情節?如果鄒宗翰今天仍然留在惡名昭彰的《民視》,他的資訊、專訪方式與水準就會不一樣?如果《德國之聲》德國總部看見了今天《德國之聲》台灣辦公室的《民視》寫手水準,想法會是什麼?

至於「普欽」是否為獨裁者的爭論,這就要看你分析的角度,只是檯面上的政治體系,還是檯面下掌權者操弄軍隊、司法、媒體、黑道、偽民間組織壓制迫害反對黨或異議人士的實際行徑?如果鄭麗文單單以「普欽是民主選出來的領袖」之觀點來宣稱普欽不是獨裁者,那麼請她以及國民黨也記得不要雙標:你們沒有權利說賴清德是獨裁者。

當問到鄭麗文和習近平見面會談什麼而鄭麗文沒有正面答覆時,鄒宗翰沒有緊追不捨,卻不斷跳針問鄭麗文為什麼不說服習近平放棄武力犯台。這是什麼幼稚的童話浪漫?德國的安徒森童話故事也是血腥殘忍的好嗎?如果抗中保台靠「說服對方」就能實現,為什麼賴清德不說服習近平放棄武力犯台?為什麼澤倫斯基不說服普欽放棄侵略烏克蘭?鄒宗翰一連串的問題,就像是在對觀眾擠眉弄眼,不動聲色地暗示傳遞《民進黨集團》最成功的選舉論述與政治宣傳:「國民黨是中共同路人」、「國民黨聽命於習近平」、「國民黨要讓中華民國滅亡」。

身為記者,不論你服務於美洲、亞洲、非洲或歐洲的媒體,進行人物專訪時,即使你與受訪者的政治立場南轅北轍,也應確保對方有充分空間清楚表達自己的觀點,並提供必要且多元的背景資訊,以避免觀眾被誤導。當受訪者的說法與事實不符時,你應該提出質疑或予以澄清,但仍必須保持專注傾聽,適時追問,要求對方給出具體答覆,同時勇於提出不同觀點。

但記者並非訪談的主角,也不是變成某政黨的傳聲筒,不應以預設立場、偏見或引導性問題來塑造特定黨派的優勢,更不該因為不喜歡受訪者的說法就頻繁打斷,干擾其表達權,讓原本的專訪變成兩人的辯論賽,更不可藉由「我是歐洲媒體,你只是個人意見」這類帶有價值評斷或隱含指控的語言去貶低或攻擊受訪者的發言。

打著《德國之聲》的名號,空有歐洲媒體的招牌,卻只有《民進黨集團》公關部門《民視》的水準,對吧,鄒先生?

最後我們再把目光轉到瓊斯先生身上。到底誰是【一個瘦男的敘事曲Balland of a Thin Man】中的這位瓊斯先生?在被問到這個問題時,歌手巴布狄倫Bob Dylan給過不同的答案。他說「這是一個真實存在的人,你們都認識,只是有不同的名字」,也說「這是我之前回應那些不斷問我問題的人所寫的歌」。不l論瓊斯先生是某個特定的人物,或是某個圈子的代表,在許多樂迷的詮釋中,歌裡瘦男應該是名記者,他對這個世界一知半解,而現實世界也經常比科幻電影更難理解,但他必須為了職業的頭銜去假裝理解、表演理解;他人也許在現場,腦子卻在狀況外;瓊斯先生有著斯文細長的外表,社交得體的外殼,深受知識份子的信賴,但他只有公式性的提問,只聽見可以作為賣點的標題關鍵字,而真實世界的細緻差別,也淪為別有用心的簡化標籤和政治正確的敘事框架。

所以狄倫用第二人稱的方式,把瓊斯先生從提問者變成被提問者,逆轉詮釋以及控制敘事框架的所有權,在超乎尋常的意象與人物中,瓊斯先生的語言工具完全失靈了:這裡有事情正在發生,而你不知道是什麼,對吧,瓊斯先生?


【一個瘦男的敘事曲】歌詞翻譯

原名:Ballad of a Thin Man     原創:Bob Dylan

你走進會場
手裡握著你的鉛筆
你看到一個裸體的人
所以你問:「那位是誰?」
你盡了全力但就是不知道
當你回到家要怎麼開口

因為這裡有事情正在發生
但你不知道是什麼
對吧,瓊斯先生?

你抬起頭來
然後提問:「就在這裡嗎」
接著有人指著你說:「這是他的」
然後你問:「什麼是我的」
接著另一個人問:「什麼就在這裡」
然後你說:「我的老天鵝
是只有我一個人在場嗎?」

因為這裡有事情正在發生
但你不知道是什麼
對吧,瓊斯先生?

你遞出門票
然後去看那個怪咖表演
結果他立刻走上前
當他聽到你開口說話
他就問:「當怪胎的感覺如何」
就在他遞給你一根骨頭時
你回答說:「不可能的」

因為這裡有事情正在發生
但你不知道是什麼
對吧,瓊斯先生?

在伐木工圈裡
你的人脈很廣
當有人攻擊你的想像力時
可以幫你取得真相
但沒人尊重你
反正他們早對你有所期待
只不過就是開張支票
給可以抵稅的慈善機構

你和教授們打過交道
他們都喜歡你的外表
你和優秀的律師們
討論過痲瘋病人和詐騙家
你讀過費茲傑羅所有的作品
你博覽群書
這人盡皆知

因為這裡有事情正在發生
但你不知道是什麼
對吧,瓊斯先生?

阿那個吞劍者走到你的面前
接著他跪下來
在胸前劃個十字
然後他蹬了一下高跟鞋
就在無預警的情況下
他突然問你感覺如何
然後他說:
「你的喉嚨還給你,謝謝你的借貸」

因為這裡有事情正在發生
但你不知道是什麼
對吧,瓊斯先生?

現在你看到這個單眼的侏儒
大聲叫出:「現在」
然後你問:「是什麼原因」
然後他問:「怎麼樣」
然後你問:「這是什麼意思」
然後他大吼回去:
「你這頭牛,給我一點奶水,不然就打道回府”

因為這裡有事情正在發生
但你不知道是什麼
對吧,瓊斯先生?

阿你走進會場
就像隻駱駝一樣,然後皺起眉頭
你把眼睛放進口袋
還有鼻子放到地上
應該要有條法律
禁止你的出現
應該要有人強制你
戴上耳機

因為這裡有事情正在發生
但你不知道是什麼
對吧,瓊斯先生?

【一個瘦男的敘事曲】【連結分享】https://taike.taipei/ballad-of-a-thin-man-bob-dylan

* 一個瘦男的敘事曲Ballad of a Thin Man 的歌曲歌詞創作所有權屬於 Bob Dylan 及其唱片公司,本華語翻譯純為台客個人詮釋,僅供鄉民參考。
** 標題使用的圖片來自於 Unsplash,攝影者是 Sam McGhee


相關推薦

台客

台客

用喜歡的歌曲評論時事 ♫ 因為唱的比說的好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