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海中,我感到一場葬禮I Felt A Funeral, in My Brain】是學者替艾蜜莉.狄金生Emily Dickinson編號為280號的一首詩。古典及當代的音樂家都曾把它作為歌詞,為其譜曲。小提琴家/歌手 Andrew Bird 去年不但加入了這個充滿詩意的行列,也特別邀請了 Phoebe Bridgers 為他創作的新歌加入和聲。
後人對於這首文辭平白直接,但意境晦澀不明的小詩有各種不同的想像與詮釋:有讀者認為,這是狄金生Dickinson對於死亡的寓(預)言及想像:為自己舉行的葬禮上,只剩聽覺傳遞著哀悼者沈重的腳步聲,以及像是來自天堂的鈴聲大響,最後一點一滴地失去意識。也有不少讀者相信,這是詩人對於心智能力喪失的揣測與描述:從感知的絕滅,到理智的斷裂,一步一步的不歸路導向精神的崩潰,墜下瘋狂的深淵。
而最近讓我想起了這首詩的原因,除了Andrew Bird 的新歌發表,還有蔡英文論文門的最新插曲:媒體人彭文正質疑蔡英文的博士論文造假,在2019年底提出「確認蔡英文博士論文不存在」的民事訴訟。2020 年一審時,承辦法官張詠惠沒有開庭,直接判決彭文正敗訴。高等法院在 2021 年認為張詠惠審判過程有瑕疵,撤銷原判決。2022 年的九合一大選過後,11月的最後二天仍由同一位法官張詠惠開庭審理,最後在雙方律師及群眾怒罵中草草結束。12/23 張詠惠宣判案件駁回,彭文正敗訴。
不讓人意外的,自由時報、三立新聞以及民視秉持著蔡政府公關部門的理念和服務蔡英文集團的精神,將發言人新聞稿作為預設立場以及核心報導,整起事件不提關鍵重點,迴避重要細節,不著痕跡地輕快帶過。而 LINE TODAY (或要感謝數位部?)更不遺餘力地將我所彙整黨外報導所做的留言偷偷隱藏/刪除。
大家已經對蔡英文集團的公關版本耳熟能詳;以下是黨外報導的重點彙整以及我的註解:
-
蔡英文的委任律師連元龍宣稱,一疊放在黑色紙箱內的稿紙就是蔡英文送交倫敦政經學院的「送件原本」。彭文正的二位委任律師張靜、李震華指出,紙箱內的是論文草稿、筆記,沒有勘驗的意義及必要。送審的論文不會連封面都沒有;他們要求檢閱裝訂成冊、實際送交學院、經由教授審核的論文;法官張詠惠對此不予理會。
-
根據報導,當天黑色紙箱裡的稿紙至少超過了 1000 多張。但國圖所提供下載的蔡英文論文,加上她的「澄清序文」以及她自稱是政經學院來函(沒有任何人的簽名)等附件,總共有416張/頁。
-
張靜表示,倫敦政經學院收藏的同屆論文有以下格式:一、藍皮;二、防偽線;三、版權頁;四、流水號 - 1895年以來600多本博士論文都有個別編號,偽造的插不進去;五、單面印刷。彭文政則重申,蔡英文 2019 年才送進 LSE 婦女圖書館的論文為黑皮,沒有流水號,而且是雙面印刷。
-
為應聘政治大學的教職,蔡英文在1984年 9/28 填寫的政治大學教師資格審查履歷表上,她親手寫下自己論文題目為 《Law of Subsidies, Dumping and Market Safeguards》;博士畢業證書的日期為 1984年4月。這些欄位經過認證後,蓋有「核符」的章印。然而,我們目前到處所見的蔡英文論文題目卻是 《Unfair Trade Practices and Safeguard Actions》,而她後來公開的博士畢業證書(共有三種不同的版本)日期則是 1984 年 3/14。蔡英文的政大人事資料目前以國家機密保護法密封至 2049 年 12/31。
-
張靜要求傳喚以下三個證人:自稱看過蔡英文送審政經學院實體論文的政大法律系前教授暨前大法官劉鐵錚,國家圖書館館長曾淑賢,還有讓蔡英文政大人事資料封存30年的教育部高教司長朱俊彰。張詠惠否決傳訊證人,訂 12/23 為宣判日後,掉頭離庭。
-
12/23 下午5點,張詠惠宣判案件駁回,前後只有五秒;張靜請法官說明理由,張詠惠不加理會,隨即閃人。張靜表示將提出上訴。台北地院之後表示,將由發言人對外發布判決結果及理由。
撇開以上的疑點不談,最令人腦海中感到一場葬禮的,應該是蔡英文集團的荒謬邏輯。當初沒有人在任何地方找得到蔡英文的論文,才有人開始對她的學位提出質疑。然而,蔡英文集團拿不出論文,就直接將邏輯顛倒,跳針表示,有學位就代表一定有論文。這次開庭,連元龍也同樣乖乖地重複、強調:學位證書就是論文存在的證明,連張詠惠都判定,論文的存在可以被「推論」出來。
依照蔡英文集團的狡辯,如果【情況 A】導致【情況 B】的出現( A → B ),那麼【情況 B】的存在就證明一定有【情況 A】( B → A )。這是邏輯完全錯誤的謬論。舉個小學生的例子:如果下雨了(A),那麼地上是濕的(B)。但當地上是濕的,不一定就是下雨了;有可能是小狗尿尿,也可能是台客打翻了珍珠奶茶。( A → B )不能作出( B → A )的推論。難怪彭文正在庭上要反問連元龍:「我問你有沒有結婚證書,你抱孩子出來幹什麼?」
新年才剛開始,又是國民法官審判制度上路的第一天,要談台灣法理的沉淪,或者民進黨正被蔡英文集團摧毀中的喪鐘,的確有點沈重。其實,有少數的學者對於狄金生Dickinson的【腦海中,我感到一場葬禮I Felt A Funeral, in My Brain】有較正面的詮釋:他/她/它們認為,詩中來來往往的腳步並非消極地「磨破」了感知,而是讓感知有了積極的「突破」;而舊有認知的結束,帶來的是新的思考與領悟。
我在 2019 年參加了 6/23 所謂「反紅媒」的遊行;當時的我,回到台灣還沒多久,在國外長期看的是外媒的報導。國外記者及媒體因為語言的隔閡,報導觀點多取材於政府控制的 CNA(中央通訊社)及 Taipei Times(老闆是自由時報);加上蔡政府拼命打著「抗中保台」的口號,外媒接觸訪問的對象集中為蔡政府的官員、政客、公關、發言人及忠黨人士。這些人把所有對蔡政府的批評一律撇清為中國的認知作戰以及國民黨的假新聞,自然而然讓多數的僑胞、外國人、外國記者及媒體甚至政府官員都完全相信,也只相信蔡政府,堅持關閉中天新聞是為了保護台灣,為了對抗「中共同路人」。然而,近年來,我觀察著蔡英文集團對媒體的操縱,一直到我自己都因為批評執政黨,而被蔡英文集團的網軍認定為「中共同路人」。自認為台派的我,徹底覺醒後,對民進黨的信任舉行了一場葬禮。現在的我是「要監督執政黨,一定要看在野黨/黨外媒體」的鼓吹提倡者。讓我們不要停止對論文門的關注。讓我們不要只看黨媒的報導誤導。
同樣一句話:「愛台灣」與「愛政黨」毫不相干。
【腦海中,我感到一場葬禮】歌詞翻譯
原名:I Felt A Funeral, in My Brain 原創:Andrew Bird (歌詞取自於 Emily Dickinson 編號280號的詩)
腦海中 我感到一場葬禮
哀悼者來來往往
踩踏著 踩踏著 直到似乎
感知都被磨透了
當大家都坐定位
追悼儀式像只鼓
敲打著 敲打著 直到我覺得
我的心智逐漸麻木
(我的心智就要……)
然後我聽到他們抬起個箱子
地板嘎吱地走踏過我的靈魂
再次 穿著同樣的鉛靴
然後天地 天地開始作響
如同所有天堂都成了大吊鐘
而存在 不過是張耳朵
而我 以及沈默 成為某種陌生族群
殘破 孤獨 於此
然後一塊理智的木板斷裂
然而我墜落 又墜落
然而每段的下墜 都是一世界的撞擊
然而結束了認知 - 之後
然而結束了認知
然後我聽到他們抬起個箱子
地板嘎吱地走踏過我的靈魂
再次 穿著同樣的鉛靴
然後天地 天地開始作響
腦海中 我感到一場葬禮
哀悼者來來往往
踩踏著 踩踏著 直到似乎
感知都被磨透了
** 標題使用的照片來自於 Unsplash.com,攝影者是 Ikhsan Fauzi。